北京2025年10月23日 美通社 -- 在万众瞩目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首日,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成为中外嘉宾关注的焦点。现场发布了上海领衔的中国港口群与欧洲、美洲、大洋洲主要港口共建绿色航运走廊的一系列合作成果,全球港航产业链逐“绿”而行,协力搭建跨越大洋的零碳桥梁,加快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为顺应航运业绿色转型大趋势,在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汉堡港务局联合中远海运集运、上港集团宣布共建“绿色航运走廊”,拉开了中国与欧洲港口之间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序幕。在今年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现场,中欧之间的绿色航运合作网络进一步织密,呈现“多点开花、广泛覆盖”的积极态势。
其中,上海港分别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共建绿色滚装航运走廊,青岛港分别与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共建绿色航运走廊,浙江省海港集团和法国HAROPA港口联盟共建绿色航运走廊。
“‘上海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的建立,是两港在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走廊成立一年来,各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多项积极成效,包括两港已实现常态化岸电服务能力、两港均具备绿色燃料加注能力和持续加强绿色港口技术领域的知识共享等,未来走廊全体伙伴将通过战略性的先行先试,携手打造亚欧航线中的减排示范航运走廊。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泊位岸电覆盖率达100%,绿电比例升至16%,并已具备LNG和绿色甲醇常态化加注的能力;汉堡港同样实现集装箱泊位岸电覆盖率100%,且可提供100%绿电,并计划今年首次开展甲醇加注作业。中远海运集运已在上海港-汉堡港航线部署了AEU3AEU7 两条定期欧洲航线,并积极实施IMO碳强度指标要求,为航运行业提供低碳航运运营实践。
此外,两港还积极引入港航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方共襄盛举,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去碳化进程,传播和扩大绿色航运走廊效益。目前,已有包括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等龙头企业和专业机构加盟,形成了往来两港船舶筛选、高频到港船舶深度分析等专业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走廊建设力量。
当天发布的《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合作伙伴关系年度进展报告》(简称《进展报告》)显示,目前该绿色走廊已成立了四个各司其职的工作小组(能源保障工作组、承运人工作组、港口工作组以及指标与评价工作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其中,上海港、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已实现集装箱泊位岸电100%覆盖,减少船舶靠岸时的排放,改善当地社区的空气质量;中远海运集运、马士基和达飞海运已经在走廊上部署了具备全生命周期低碳排放能力的船舶。
当天,会上还发布了《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包括稳步推进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打造(近)零碳港口、提升绿色燃料供给能力、分享绿色航运最佳实践等举措。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推动更多承运人在走廊上部署甲醇和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推动港口方继续加强岸电和清洁燃料加注服务能力,为走廊后续目标实现做好准备。
此外,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还携手墨尔本港务局共同发起上海港-墨尔本港绿色航运走廊联合倡议,共同探索实施降低航运活动环境影响的具体措施,重点聚焦脱碳转型与生态友好实践,包括采用清洁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推行最佳实践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减少生态足迹。
原文链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47958.html